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19.要知道,主通过天堂赋予我们的圣言是联结天堂与尘世的纽带。正是为了这个目的,圣言字义中的一切事物才对应于天上的神性事物;就其至高和至内在的意义而言,圣言论述主,祂在天上和地上的国度,对祂的爱和信,因而论述出自祂并在祂里面的生命。当我们地球上的圣言被阅读和传讲时,这些主题就呈现给天上的天使。天上的天使对圣言的理解完全不同于世人对它的理解,天使遵循圣言的内在意义或属灵意义,而世人遵循它的外在意义或属世意义(AC 1769-1772, 1887, 2143, 2333, 2396, 2540, 2541, 2545, 2551)。圣言是联结天与地的纽带(AC 2310, 2495, 9212, 9216, 9357, 10357)。因此,圣言纯由对应写成(AC 1404, 1408, 1409, 1540, 1619, 1659, 1709, 1783, 8615, 10687)。就圣言至内在的意义而言,它唯独论述主及其国度(AC 1873, 2249, 2523, 7014, 9357)。
4442.“示剑的父亲哈抹出来,到雅各那里,要和他讲话”表商议这个教会的真理。这从“示剑的父亲哈抹”和“雅各”的代表,以及“和他讲话”的含义清楚可知:“示剑的父亲哈抹”是指古人所知的真理(参看4430, 4431节);“雅各”是指外在的古教会(4439节);“和他讲话”是指商议。因此,这些话表示商议这个教会的真理。人若不知道在圣言中,名字表示属灵的实体,必惊讶“示剑的父亲哈抹出来,到雅各那里,要和他讲话”这些话居然表示存在于古人当中的教会真理与适合要在雅各后代当中重新建立的古教会的真理所进行的商议。但是,凡了解圣言内义性质的人,都不会感到惊讶;事实上,那些从古人的书籍了解他们写作风格的人也不会感到惊讶。因为古人在阐述实体时,习惯将其表现得如同彼此交谈,如智慧,聪明,知识等。他们还习惯给这些实体取名字,以名字来表示这类事物。古人的神明或半神不是别的,他们所杜撰出来,并以历史故事的形式与这些实体联在一起的风云人物也不是别的。
古代哲人从古教会那里接受了这种习俗,古教会曾传遍亚洲世界(1238, 2385节);因为古教会的人通过代表和有意义的符号来阐述神圣事物。然而,古教会是从生活在大洪水之前的上古之人的口述接受了这个习俗(920, 1409, 1977, 2896, 2897节);而这些人则从天上接受它,因为他们与天堂交流(784,1114-1125节)。这类代表和有意义的符号就出现在第一层天堂,也就是三层天堂中最低层的那一个。这解释了为何圣言以这种风格写就。不过,与古人的著作不同的是,圣言有这样一个独特的特点,即:在一个连续系列中的独立实体代表主国度的属天和属灵事物,在至高意义上则代表主自己;真实的历史细节也是如此;更重要的是,它们是真实的对应关系,这些是连续的,贯穿于源自主的三层天堂。
7012.“好行神迹”表随后的启示和对真理的确证。这从“神迹”的含义清楚可知,“神迹”是指对真理的确证(参看6870节)。它也表示启示,是因为对真理的确证通过当人以认识真理为目的而研究圣言时从主所获得的启示实现。至于启示和随后对真理的确证,要知道,那些处于没有一个内在的外在之人,如犹太人和以色列人,不可能有启示,也可能有对真理的任何确证;而当那些处于外在,同时也处于内在的人阅读圣言时,他们就会获得启示,并在这启示中看见真理,之后他们会一遍又一遍地确证这些真理。说来奇妙,各人所受启示的性质取决于他对真理的情感的性质;他对真理的情感的性质又取决于其生活的良善。这也解释了为何那些只为自己的利益,而不是为了真理的缘故而拥有对真理的情感之人在阅读圣言时,根本得不到任何启示。相反,他们为自己确证教义,无论它们是什么样的教义,是如异端邪说那样是虚假的,还是如犹太人的教义那样完全违背真理,因为他们寻求的,不是主的国,而是世界,不是信仰,而是名声,因而不是天上的财富,只是地上的财富;即便从圣言认识真理的渴望真的临到他们身上,虚假也会取代真理出现,最终出现的是对所有真理的否认。说这些事是为了叫人们知道何为启示和随后对真理的确证。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